专家茶话会|共话改革新议题,共谋发展新篇章
3月12日,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专家委员会2025茶话会在宁波举行。茶话会由宁波市原副市长、宁波经促会副会长王仁洲主持,阎勤、徐柯灵、林克宇、李强、张延、陈召华、陈文辉、何平、陈建苗、何剑平、洪贤兴、李建国、郭杰群等10多位专家委员会专家及智库合伙人参加茶话会。宁波市社科联(社科院)主席/院长傅晓参加并提出具体要求。

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院长魏玉祺系统汇报了江厦智库2024年工作成果及2025年发展规划。
过去一年,研究院聚焦民营经济、专精特新企业、宁波帮文化、国企改革等核心领域,完成多项重点课题研究,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市领导批示和奖项。
过去一年,研究院持续深化与宁波经促会、宁波甬港联、前湾新区管委会、鄞州工商联等机构的合作,创新推动“甬江论坛”“向标杆企业学习”等品牌活动,效果显著。
2025年,研究院将围绕“区县级十五五规划”“区域经济研究”“人工智能应用”等方向深化研究,同时强化商学院在新生代企业家培训、重点企业咨询服务及走读历史等系列研学,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智库平台。
与会专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与宁波发展需求,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宁波市咨询委副主任兼秘书长阎勤、宁波市科协原主席陈文辉认为,研究院要坚持主责主业,抢抓“十五五规划”机遇期,聚焦区域经济研究与服务,积极参与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在科技、教育、人才、民营经济等方面发力。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原局长徐柯灵、宁波市原经信委主任林克宇、北仑区原政协主席陈召华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的应用为智库研究打开了一扇大门,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要敢于率先建立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的知识库,做好数据安全与隐私的保护工作;要善于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使得研究更深入、更接地气;应关注机器人、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结合余姚机器人小镇等特色项目,推动产学研融合。

宁波市社科联主席傅晓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寄予厚望,提出了三点殷切期望:
一是深入调研经济运行现状。摸清底子,聚焦启动内需等关键问题,开展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为促进消费提供有力的支撑,为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二是着力提升“接天线”能力。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的专业优势,集聚领导、专家及高端人才资源智慧,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高效的交流合作平台,努力成为社情信息反馈的主要渠道,确保基层声音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决策层。
三是充分发挥自身潜力,积极塑造样本典范。宁波作为制造业标杆城市,在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应依托社科联的优势,精心打造高质量成果,发出宁波声音,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宁波经验”,同时吸收先进城市好的做法。
宁波市原副市长、宁波经促会副会长王仁洲指出,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应始终秉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的发展理念:
一是精准定位,全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社会型智库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优势,在过去十年积累的坚实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主责主业,实现新的突破与跨越。坚定不移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构建起为政府建言献策、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双向服务格局,切实发挥智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聚焦优势,着力提升服务思想力。紧密围绕政府和企业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智库的专业优势,做好经验分享、品牌传播、项目转化等工作。以深厚的学术底蕴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
三是注重实战,大力提升成果转化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渠道资源,积极开拓新的合作渠道,强化成果转化意识,切实提高成果转化率。组织专家开展专题研讨,针对区域经济服务需求,找准切入点,实现小切口、大成果转化。注重实践操作,将专家的研究成果和决策建议切实转化为推动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
此次,专家委员会茶话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和提出的宝贵建议,为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END
编辑 | 黄惠娟
文字 | 郭 玲
校对 | 袁 芳
摄影 | 录佳鹏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