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顶部
  • 0574-87816977
  • QQ客服
  • 微信二维码

智库简报 | 中国机器人行业——科技驱动升级换代,政策释放发展动能

江厦智库    研究    智库简报 | 中国机器人行业——科技驱动升级换代,政策释放发展动能

一、机器人概念

机器人是一种能够半自主合成或全自主工作的智能机器。机器人具有感知、决策、执行以及交互等能力,可辅助甚至替代人类完成危险、繁重、复杂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服务人类生活,扩大或延伸人的活动及能力范围。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技术的结合。

 

二、机器人历程

我国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是从早期的探索到现在的快速发展,目前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需要早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上不断努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额需求。

1、萌芽期(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了机器人的研究工作。1972年,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所开展了机器人研究,标志着我国机器人研究的进步。

2、开发期(20世纪80年代):进入80年代,我国的机器人研究进入了开发期。1985年,我国首台重达2000公斤的水下机器人“海人一号”下潜成功,这是我国机器人研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完成了“上海一号”弧焊机器人的研究,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6自由度关节机器人。

3、适用化期(20世纪90年代):90年代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开始向适用化转变,但受到当时科研条件和产业支撑的限制,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研究多停留在前沿探索阶段。

4、快速发展期(21世纪初至今):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提出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我国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增加,机器人研究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智能化机器人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5、当前挑战:尽管我国机器人产业取得了进步积累了一定的设计与制造经验,但在自主设计与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不足,这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机器人分类

按照应用领域划分,机器人可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广泛用于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可依靠自身的动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实现各种工业加工制造功能;

服务机器人:除工业机器人以外的、用于非制造业并服务于人类的各种先进机器人的统称,根据细分应用场景又可分为家用服务机器人和专业服务机器人;

特种机器人:应用于专业领域,一般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操作或使用的,辅助和/或替代人执行任务的机器人,在军事、极限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其中,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最大,全球市场/中国市场占比分别为41%/53%。 

四、机器人现状

从中国的机器人市场来看,由于国家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工信部、发改委等15部门在2021年发布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能力力争在2035年达到全球领先水平,让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整体市场呈现蓬勃向上发展的趋势。根据IFR数据显示,预计到2024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市场规模为660亿美元,同一时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1亿美元,占比达到38%。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机器人相关技术水平持续提升,视觉算法、运动控制、高性能伺服驱动、高精密减速器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突破,整机功能和性能显著增强;集成应用大幅拓展,机器人在工厂生产线、仓储物流、教育娱乐、清洁服务、安防巡检、医疗康复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机器人产业龙头:

日本是全球机器人(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第一大制造国,2021 年日本生产的机器人数量占全球总量的 45%。瑞士ABB、德国库卡(KUKA)、日本发那科(FANUC)和安川电机(YASKAWA)被称为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四大家族中,有2家都是日本企业。库卡机器人已于2017年被中国美的集团收购,但是工厂主要还在德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 28万台,占全球总销量的 45%。但是中国还不是工业机器人的强国。从国产化率看,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国产化率仅35.7%,全球机器人“四大家族”合计份额达39%,国产龙头埃斯顿/汇川机器人市占率仅6%/5%。

五、机器人产业链

在市场需求牵引、技术突破带动和国家政策扶持等利多重好因素的驱动下,我国机器人行业稳步发展,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增速最快的机器人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零部件研发与生、中泳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以及下游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

上游:包括各类零部件厂商,可提供机器人生产中所需要的核心组件和功能模块,如控制器、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以及末端执行器等。

中游:本体制造和系统集成是机器人行业核心环节,参与主体包括机器人本体制造商以及面向部署服务的系统集成商。其中,本体制造商在机器人本体机构设计和加工制造的基础上,通过集成上游零部件实现机器人整机的生产;系统集成商则成为连接生产企业和客户的桥梁,通过面向具体用户需求的定制化集成开发,实现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中的实际布署。

下游:主要由不同领域的企业客户和个人消费者组成,共同形成巨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用户从传统工业企业向不同赛道的服务业领域快速渗透,包括仓储物流、餐饮配送、微创手术、精准农业以及家政服务等。

 

六、未来发展机遇

从长远来看,机器人板块仍然具备很大的成长空间。

第一,老龄化加剧,产业工人减少。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人口红利时代已结束。人口减少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人力成本提升,机器替人力大势所趋。

第二,工业自动化需求增加。随着全球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和智能制造的推进,对高效、可靠的自动化装置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第三,技术发展迅速,精密零配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性能和可靠性不断提升。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为智能机器人提供了可能性。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已经成为行业风向标,每一次发布会都会引发市场热潮。

第四,政策支持力度大。“中国制造2025” 将智能制造被列为主攻方向,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中央及地方相继出台了各项扶持机器人产业的政策。

第五,国产替代空间较大,出口增速明显。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国产化率约为37.5%,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另外,近几年国产机器人零部件企业海外出口增速明显提升,有望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发展空间巨大。

往期推荐

2024’ 智库咨询报告会| 魏玉祺:思想力——江厦智库经济研究院发展方略

2024’ 智库咨询报告会|王晓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上)

2024’ 智库咨询报告会|王晓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打造新质生产力(下)

 

 

 

2024年7月3日 14:10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