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简报 | 宁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简报
秉承“科学、开放、智慧、实证”的科研原则,江厦智库充分发挥民间智库资源优势,集聚300多位专家,50多家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30多家投融资机构,以“咨询+资本”、“企业合伙人+专家合伙人”双重模式,致力于建设思想转化、科技转化为导向,有竞争力、有价值的战略思想库。
▼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生了巨大的结构变迁,步入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从2020年“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出,到2021年“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再到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数字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中,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62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两年平均增长20.5%。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修课”。
2022年6月《宁波市加快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率先在全省首推数字文化产业新政,5大项19条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目标到2025年,我市规模以上数字文化产业总产值将比2020年翻一番,达到500亿元。形成3个至5个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打造10个以数字文化产业为主要业态的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引育新增100家以上规上数字文化企业,10家以上领军企业,推动1家至2家数字文化企业上市。
大力招引培育数字文化企业。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对首次上规的数字文化企业,对首次获评省数字文化示范企业和高成长型文化企业的,分别给予相应奖励。吸引优质企业落户。以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在线演播等领域为重点,定向招引一批优质数字文化企业,对新落户宁波并实际开展经营一年以上,且营收达到一定规模给与补助。积极招引头部企业。落实"百家文化名企创优工程", 统筹人才、金融服务、办公空间等各类资源,着力招引数字文化头部企业。
大力支持数字文化内容创作生产。支持创作优质数字文化内容。实施优质数字文化内容(企业)发现计划,对新上线的原创数字内容产品(动漫影视、游戏、 网络文学、在线音频视频等),每年按照作品传播热度、美誉度和触达率等指标择优扶持。推动短视频内容创作运营机构(MCN)发展。支持短视频内容创作运营机构通过创意策划、短视频制作、内容运营等相关服务,积极传播正能量,扩大城市影响力。加快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出口。鼓励数字文化企业向海外拓展,不断提升宁波文化产业的外向度和影响力。鼓励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依托宁波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充分运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数字音乐、网络表演、视频、数字艺术、创意设计等新型业态,挖掘一批具有鲜明宁波文化特色的原创内容,塑造一批宁波文化IP并加强市场转化。
大力培育数字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推动文化内容产业数字化发展。推动影视、音乐、动漫、传媒、出版、演艺等传统文化内容产业的数字化发展。强化数字化赋能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产业融合,鼓励重点文化企业向设计研发、物流仓储、营销管理等全环节数字化转型,加大数字内容业务拓展力度,延伸产业链,增强品牌竞争力。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新业态。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和经营方式,通过发展连锁型、平台型新零售方式,整合集IP创意、供应链生产、销售场景于一体的产业链,布局线上展示销售互动平台和线下连锁消费体验,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拓展市场壮大实力。支持打造文旅消费数字化场景。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创建,支持文化场馆、景区景点、街区园区开发数字化产品和服务,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发展云旅游,开发一批全息互动投影、无人机表演、夜间光影秀、旅游演艺和娱乐体验等产品,推进一批运用文化资源开发的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升旅游演艺、线下娱乐的数字化水平,打造一批宁波特色深度沉浸式文化旅游地标。推动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抢抓消费升级扩容、产业跨 界融合的新机遇,鼓励通过应用包括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区块链在内的各类数字技术,推动文化赋能相关产业,打造新型业态和新应用场景,推动文化服务业便利化、多样化、品质化发展
大力推动金融支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文化金融合作新模式。利用"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政策先行优势,探索通过区块链、5G、大数据等技术在文化与金融合作中应用,打造以新技术为底层支持的文化与金融合作新基建。推动企业开展资本运作。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组建数字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积极引导宁波文旅产业基金以及其它各类政府性引导基金、创投基金和社会资本重点关注并投资优质数字文化企业,大力推动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提供企业融资便利。提升在甬文创金融专营机构对数字文化企业的信贷授信规模,保持贷款规模快速增长。
大力营造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良好生态。优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字化改革,打造文化产业发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各类文化企业提供项目落地、信息发布、资本对接、人才招聘等各类涉企服务。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市区两级联动打造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通过新建数字文化产业园区或利用现有园区转型提升,招引集聚数字文化企业。加快数字文化人才引育。支持企业引进数字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加大本地数字文化创意人才培养力度,鼓励宁波高等院校加强创意、传媒、影视等相关专业建设,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建设一批以数字内容创作为重点,产学研用联合的数字文化产业创新体。打造数字文化产业品牌活动。鼓励各类机构、协会或企业承办全国性及长三角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数字文化产业论坛、峰会等活动,综合考虑传播热度、美誉度和触达率等指标。
宁波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据市统计局初步测算,2021年宁波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远高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2092.8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2%;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总数达1045家,比上年同期增加44家。
据统计,2021年末,宁波数字文化文化新业态特征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共有规上文化企业64家,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4.89亿元,同比增长26.3%。今年一季度,该类企业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9.8%。
数字文化制造业:
宁波的数字文化产业结构中,文化制造所占比例过半,涌现出大丰实业、海伦钢琴、音王集团、贝发集团等一系列知名企业。大丰实业,聚焦文化、体育、旅游产业,打造文体旅核心科技装备和系统,提供文体旅空间的策划、创意、智造、投资、运营服务。主导制定15项国家和行业标准,累计获得专利1000余项,发明专利170余项。音王集团,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系统技术,围绕客户需求,洞察自身的数字化赋能方向,努力推进传统文化企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公司已经在智慧会议、教育、城市、文旅等九大领域建立了丰富的音视频系统整体集成数字化产业链,全球专业音响与乐器行业225强中,音王跻身第16位。2021年音王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在线演播,直播电商:
2021年1至10月,宁波在各平台直播带货的交易额已近200亿元,同比增长近50%,其中淘宝平台(含天猫)的交易额接近160亿元,全市直播渗透率已达20%,主播电商开播主播数在今年9月就已超过1万人。宁波亮剑互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瞄准宁波制造业数字化营销的新需求,亮剑互娱“牵手”宁波制造,提供短视频运营、品牌直播等服务,为制造品牌开辟线上营销阵地和新零售市场,已与贝发等宁波本土文化制造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数字文化创意:
创新是实现价值的重要路径和动力,数字赋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体现在数字技术的创作、生产环节的应用和创新上。浙江未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积极与院校开展数字化技术项目,通过“技术+文化”,拓展数字技术在旅游、公共文化服务等重点场景的应用边界,打破传统行业边界,真正实现产业升级,目前,已经有14项数字化展示相关专利。郎官驿创意社区,占地4000平方米,打造了融合青年艺术家工作室、名画公寓等于一体的多元化文创新业态。据悉,该社区吸引45家企业入驻,文创企业占比达90%,涵盖建筑设计、匠人手作等业态。
数字文化IP产业:
宁波已经形成了以象山影视城、博地影视基地为代表的数字化影视拍摄基地,涌现出浙江博郎影业有限公司、宁波影视艺术公司、宁波卡酷动画制作有限公司、宁波戏帮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数字化的影视内容制作公司。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国家广告产业园区、宁波和丰创意广场、集盒文创产业园等一批数字文化新业态企业集聚区先后落地。
国内数字文化产业创新案例
北京丰德传媒广告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以媒体经营为依托,品牌服务和数字科技服务的专业公司。公司提供视频内容策划制作与发行、国际媒体尤其是英文媒体发布、品牌策划推广、版权交易、数字人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等专业项目服务。公司拥有138多个国家20000余部纪录片数据库、代理80多个国家4000余部纪录片版权库、国内20000分钟短视频版权库,与境外上百个国际视听机构合作,打造了涵盖电视、新媒体等600余家主流媒体传播矩阵和运营完备的传统版权交易体系。同时,公司提供数字人和数字虚拟人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大小屏媒广泛应用于线上线下的各类播报、讲解、问答。
(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